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古曲网 - 乐器知识 - 扬琴 [http://www.guqu.net]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典音乐论坛 笛子曲 | 二胡曲 | 古筝曲 | 古琴曲 | 琵琶曲 | 扬琴曲 | 葫芦丝曲 | 民族器乐合奏 乐器知识 | 音乐文章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下载排行 最近更新
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乐器知识-> 扬琴->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扬琴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笛子
·二胡
·古筝
·古琴
·琵琶
·葫芦丝教程
·扬琴
·
·
·唢呐知识
·唢呐
·热瓦甫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本类阅读TOP10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扬琴演奏的弹轮技法-扬琴教程               
·扬琴演奏中的记谱法问题
·中国扬琴的历史及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起源发展史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广东音乐扬琴的形成
·扬琴的文化根基和渊源
·扬琴的起源问题
·扬琴滑抹音新技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精品推荐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现代扬琴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田克俭 来源:未知 加入时间:2004-12-1


田克俭
(田克俭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扬琴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乐器普及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中国歌舞团国家一级扬琴演奏家,中国杰出的扬琴艺术大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 田克俭先生1938年12月12日生于北京,幼时酷爱音乐。少年时期学习扬琴及弹拨乐。1958年考入中央歌舞团学员班接受正规音乐教育,学习音乐理论,学习扬琴专业,从师于“中国扬琴”奠基人扬竞明先生,毕业后留团工作至今。 田克俭先生走遍了祖国大地,出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扬琴改革后,他是第一位代表国家在外国舞台上演出扬琴独奏并获得极大成功的中国扬琴家,也是中国扬琴史上第一位获文化部双奖者(创作奖、演奏奖)。他多次在为来访外国首脑而举行的国事晚会中担任扬琴独奏,是中国扬琴界唯一担当此重任者。他在国内历次重大活动所组织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演出中均担任首席扬琴。1982年被评为尖子演员。田克俭先生在舞台上的成功演奏为扬琴这件乐器升格为独奏乐器做出了突出贡献。 1975年他成功地研制了“扬琴双踏式台制制音器”,得到广泛好评。继1980年所创编扬琴曲《龙船》获奖后,1992年又获文化部、广电部创作二等奖。此曲特列为1993年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际室内乐大奖赛中之重点曲目,并再获成功。 田克俭先生所创编的扬琴曲大多已出版,录制了唱片、磁带。1991年台湾首次出版了《田克俭扬琴曲集》。多年来他还培养了众多海内外学生,并应邀到全国各音乐院校讲学,一些学生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此外,1982年应文化部之聘担任全国民族器乐比赛评委,1995年至今担任文化部直属院团演员应聘资格考试评委,并任弹拨组副组长。 由于田克俭先生在海内外的影响,其事迹已经载入《二十世纪中国名人辞典》及《世界名人录》等。1998年又被美国ABI 列入全球杰出人士。)
------------------------------------------------------------------------------


横五纵半排列式(五半列式)



          横五纵半排列式(五半列式)



横半纵二鼎立式(半二列式):

   中国传统扬琴起源于外来的“洋琴”。中国现代扬琴的出现则是中国人的独创。它的发明人是扬琴大师、民族乐器改革家杨竞明先生。他生前总想以其“杨”姓为中国扬琴冠名。这正如中国的“阮”是用创制人阮咸的姓定名。一直到现在,无论是专业、业余,全国均用杨竞明老师发明的扬琴的原理制作扬琴。海内外的演奏家是受益者。全国乐器厂家也是受益者。笔者建议将杨竞明先生创制的乐器正式冠名为“杨式401A型扬琴”。这是对发明人的尊重和纪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是中国人为之自豪的事。

    我们说扬琴(中国扬琴)是中国人独创的,是因为世界各地的“洋琴”中没有“变音扬琴”,没有多排码并列形制和分层滚轴板。也不能把传统扬琴的两排码并列和现代扬琴的三排码并列看作是仅仅为“一排码之差”(1959年生产了三排码小转调)。这一码之差是新旧两代扬琴兴亡的关键,这项发明是中国扬琴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为迅速发展到现代扬琴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从“洋琴”传入中国,经过数百年“民族化”的演变发展到中国传统扬琴,而传统扬琴是经过20多年现代化的演变发展到 “中国现代扬琴”,因此可以说它们三者之间的区别和发展方向是:①洋琴——外国进口;②传统扬琴——民族化乐器;③现代扬琴——民族现代化国产乐器。这就是中国扬琴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杨先生改革扬琴的想法始于1939年。那时在重庆前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出现了一支35人的民族乐队,乐队演奏的曲目《风云际会》,是由张定和、黄锦培合作创作的以二战时反侵略战争为内容的作品。扬琴分谱除很少的单音主题旋律外,多是各种双声部和音、对位及琶音、分解和弦等。当时的“双八音”和后来的“双十型”扬琴,很难达到演奏要求,当然主要是乐器落后的问题。从1939年到1959年这20年中,由于扬琴的落后(不能转调、调音复杂、音域窄)给杨老师造成了很多困难。当时扬琴面临被淘汰的危险境地。

    传统扬琴的革新主要是解决转调问题,解决转调问题就是解决音位如何排列问题。40年代杨先生提出三种音位排列设想,并绘制了图。其中两种是以双十型扬琴为基础,另一种是三排鼎立式。 横五纵二排列式(五二列式):

    横五纵半排列式(五半列式) 以上三种音位排列可任意转调。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种排列都可以用一种各自的演奏手法转12个调,因此转调很方便。从图表上看,三种排列的一个共同缺点是音域太窄。这样窄的音域要达到实用目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948年底,广播电台的这一民乐组在南京化整为零了,杨竞明先生和其他5位演奏员又回到重庆广播电台。1949年这6位先生参加了重庆西南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工作。1952年他们调到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筹建一支民族管弦乐队。杨竞明先生被任命为乐改小组组长,全面改革民族乐器。当时人力、物力、财力都有充分保证。从1953年开始,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1954年建立了新型民族管弦乐队。乐队中的扬琴用了试制的横半纵二鼎立式。经过试用演奏很不方便,并增加了演奏的难度。后来,这台琴在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做为一件乐改资料展览。不久,北朝鲜艺术团访华时参观并记录下此琴……

    1955年,杨竞明先生以横五纵二排列式为重点纳入研究计划并试制,首先明确解决转调问题,扩大音域问题,恢复传统扬琴音阶纵列式(高音纵列式、低音纵列式)。如果再将音阶横列式扩大一组,就可达三个八度。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扬琴音阶纵、横结合的发展是一种先进的排列形式。如何处理和发展纵横结合式,是我国扬琴革新成败的关键。其次要解决扬琴音准、音律和调弦问题。由于扬琴弦多,较细的琴弦绷在木质的琴体上易受气温和湿度的影响,变化很大,给演奏者带来很大负担。这也是扬琴革新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当然还有提高音质的问题。

    明确了以上一系列的革新目标,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细节的改革。杨竞明先生在从事扬琴专业之前,毕业于重庆高级工业学校机械专业,他将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民乐的各项改革中,从二胡的机械轴到排笙、民族排鼓、云锣、木琴等等,均做出了突出成绩,重新武装了整个民族乐队。

    杨竞明先生感到扬琴的问题不解决,民族乐队即不能完整。在改革扬琴的艰苦岁月里,他经历了设计、试制、实践、失败、再设计、再试制、再实践的多次反复,终于在1958年底获得成功。成功的内容为:①五二多码并列式;②分层滚轴板;③转调半音槽。这三项发明是中国扬琴史上划时代的重大突破。

    1959年2月25日,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乐器改革展示会上,杨竞明先生第一次公开向社会展示了他在扬琴改革上的三项发明,从此带来了全国扬琴第一次大换代。三排码扬琴(亦称为小转调,一型),通过在乐队中的艺术实践,感觉其音域、音量仍显不足,难能适应大型民族乐队的要求。于是他立即从事四排码扬琴的设计、试制,距小转调扬琴成功之后三年功夫,又正式推出四排码扬琴(称之为大转调,二型),随之带来了全国扬琴的第二次大换代。

    1970年,某出国团体要求杨竞明先生设计一台外观、音质、音量更好的扬琴。正好也是对大转调扬琴进行全面调整的时期。这一想法立即得到北京民族乐器厂刘凤厂长的重视,并召开了有技术股、生产科及有关师傅,还有订货单位人员参加的会议。会上听取了杨竞明先生对目前变音扬琴的10项改进方案:调整音衬,提高音质,调整面板及结构,扩大音量及声音厚度,改右三码为十音码、右二码为九音码,统一转调手法,左右琴头加盖,全琴用桃木包厢,改黑色琴身为浅黄色,配以民族化花纹图案的琴架等。改革方案交由在场的刘进兴师傅完成。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制作,一台新型的变音扬琴诞生了(变音三型扬琴)。这第三代扬琴的出现又带来了全国扬琴的第三次大换代。

    扬琴改革的成功,带来可观效益。产品编号为“401”型变音扬琴,简称“401”扬琴,很快扩传于社会。 杨竞明先生除在乐器改革上取得成功外,对扬琴的演奏方法早有研究。演奏方法直接反映音色质量、力度的掌握与灵活的表现。他首先发明了三指持键,指腕结合。这是科学的演奏方法。一直到80年代初期,全国音乐院校、文艺团体的扬琴演奏者均效仿此法。从50年代至今,都以北京流派为标准。这北京流派即杨竞明先生的学派。

    今天,在我们纪念杨竞明先生逝世五周年之际,重新评价这位大师的业绩,是有深远意义的。愿他的精神永存,并得以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
  • 扬琴演奏的弹轮技法-扬琴教程               
  • 扬琴演奏中的记谱法问题
  • 扬琴滑抹音新技法
  • 广东音乐扬琴的形成
  • 扬琴的文化根基和渊源
  • 扬琴的起源问题
  • 中国扬琴的历史及发展
  • 中国现代扬琴起源发展史
  • 相关音乐

  • 梁祝 扬琴独奏 扬琴演奏